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二百三十九章 淮阴侯的迷茫(2 / 3)

上画个关二爷千里走单骑,难度很大,年之内能把关二爷的自行车画出来就相当不错了。

&esp;&esp;眼下军工人才最多的其实有两个地方,一个是北京城,另一个则是盛京。

&esp;&esp;规模上,盛京不如北京。

&esp;&esp;质量上,北京不如盛京。

&esp;&esp;无法自立更生,也没有时间发育,陆四就只有两个办法。

&esp;&esp;一是抢,一是买。

&esp;&esp;抢,当然是从敌人手中抢,即没有枪,没有炮,敌人给我们造。

&esp;&esp;买,则是从国门之外买,如葡萄牙、荷兰、甚至是日本。

&esp;&esp;买这一块,陆四已经在考虑,否则也不会对沈廷扬的那一百多条海船如此上心,更不会向郑家这个海上霸主释放“善意”。

&esp;&esp;甚至,陆四想一个多月后派沈廷扬的海舟去一趟盛京,看看能不能趁清军主力入关,把他们后方的军工生产体系给“打包”回来。

&esp;&esp;单纯“打包”那帮替清军造炮、造铳,造各种武器的汉人工匠,理论上执行难度要比去端掉盛京要轻松的多。

&esp;&esp;就是诺大的辽东,没有熟人带路,谁知道满清的“军工厂”究竟在哪里。

&esp;&esp;第五旅的旅帅是喜欢使斧头的西溪郭啸天,这人对火器使用属于门外汉,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?

&esp;&esp;陆四当初用左潘安这家伙练火字营,这个大柱子不也是一窍不通,因此陆四相信郭啸天一定能胜任淮军的火器总教头。

&esp;&esp;郭啸天临战的勇气也是第五旅的一大财富,所谓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。

&esp;&esp;原先孙武进与郑芝豹谈的火炮只有8门,在郑标拿捏住郑家需要路振飞的情形下,火炮由8门变成了16门。

&esp;&esp;郑氏交付的这16门炮叫红夷炮还是叫佛郎机,陆四搞不清楚,只知道这种炮由炮管、炮腹、子炮三个部分组成,炮母专门由炮车装载,一炮配三门子炮。

&esp;&esp;虽是门外汉,但陆四至少得知道这炮怎么打。所以昨天炮一从通州运来,他就让郑家“借”给淮军的那些炮手演示。

&esp;&esp;射击方式其实很简单,就是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,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,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,完了再取出子炮,重新装入另一个子炮,依次为之。

&esp;&esp;射速很快,根据实际操演,前三炮射击总共费时不到20个呼吸,相当的了不起。散热也快,并且因为一次子炮的装填量是固定的,所以不会轻易发生因装填药子过多导致炸膛的问题。

&esp;&esp;而且还有一个陆四没有想到的好处,就是这种炮竟然不是装的实心弹,而是装的霰弹,也就是同虎蹲炮一样用的散子。

&esp;&esp;据郑家那些炮手说,他们水师船上大口的炮装的是实心弹,炸船和炸城墙威力很大。但因为海上作战更多是双方船只贴在一块,所以这种霰弹炮用的多,毕竟一炮朝对手船上开过去,能打死一大片。

&esp;&esp;唯一的缺点是这种炮射程不远,大概只有一里多地。并且这些炮虽然是用炮车装载,然而太重,身长难移,机动性很差。想要转移时,甚至得十几二十人一同出力扛动炮管置于大车之上,再赶牲畜拉运,速度相当的慢。

&esp;&esp;不过不管这炮有多少缺点,只要是炮,比火铳和弓箭打的远,都是陆四的宝贝疙瘩。

&esp;&esp;他将这16门炮连同缴获自淮安城的那4门更为笨重的大炮一起编成了直属的炮队。

&esp;&esp;炮队中还有12门虎蹲炮,7门是缴获自张鹏冀部,5门是高邮商人骆永贵绞尽脑汁从江南吴淞口水师那里重金买来的。

&esp;&esp;【看书福利】送你一个现金红包!关注即可领取!

&esp;&esp;为了表彰骆永贵“捐炮”壮举,陆四特意下令释放骆永贵的女儿,并将这个事迹在“长子长孙营”中广为宣传,从而能够号召更多的士绅商人为淮军捐献军火。

&esp;&esp;也就是没时间,不然怎么的陆四都要开几次巡回表彰大会,给骆永贵发一张奖状或者牌牌什么的。

&esp;&esp;人民战争的动员和鼓动办法,陆四会的很多,虽然在前世的他看来,那些手段太土太好笑,但必须承认这种手段却是非常有成效的。

&esp;&esp;炮队的指挥官就是当初被逼加入淮军的福建人洪宝,陆四任命他为标统,整个炮队的炮手连同郑鸿魁“借”的那20名炮手,一共是175人。此外辅兵还有500人,专门用来抬炮拉炮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